新的一年,挂职航天三江空间工程部副部长的李芃芃已经适应了武汉北京频繁往来的生活。
3个月前,她的工作节奏并不是这样,和她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其他23人,他们都是航天三江首批跨区域交流挂职人员。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工作经验丰富,年轻且能力突出,绝大多数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相关工作。
在航天三江履行强军首责的道路上,他们跳出原来的工作圈,带着丰富的经验和新鲜的视角到新的单位去挂职,以外来者的身份找到科研生产管理中的不足,贡献他们的智慧,成为航天三江第一批“跨区域使者”。
干劲足,挂职3个月“牛刀小试”
3个月,通常是开启一段新工作的“试用期”,而在挂职人员这里,他们似乎并不需要倒这样的“时差”。
“我性格比较外向,XINGKONG SPORT搞预研的项目申报渠道多,打交道的人也多,不能慢热。”早在宣布前,李芃芃就已经开始协助湖北区域单位在北京各部委跑起了预研评审。
她从事预研创新工作已经十余年,来到武汉后,迅速在前沿、基础创新领域开启了成体系化的推进和布局:重启前沿需求和智库信息工作,启动专家论坛,策划五大重点发展方向和系列项目,带领九部等各单位到北京积极汇报,与武汉的高校启动系列化校企联合创新工作……她希望通过两年的时间为湖北区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持续性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分处在北京和武汉的两个“头部”单位——四部和九部,是牵引航天三江两个区域发展的“龙头”。
在北京工作了20年的张启俊挂职九部副主任后发现,两个总体部的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点,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两个总体部都在呼唤“狼性文化”的回归。
和十年前不一样的是,总体部仅靠单打独斗,很难保证竞争获胜。双方在某些项目上优势互补,同时在人才、技术、产业上可以形成整体合力,联合竞标才是最优解。
他来到九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牵头把四部和九部的地面、结构两个室建立了联系,联合申报课题。类似这样研究室一线点对点地开展合作,还没有过。
张紫龙是挂职人员中的“北漂一族”。从武汉的飞行器研究所到北京分院,他感受到了分院的预研体系非常系统,同样也看到了进步空间。博士生毕业的他,凭借在专业领域的造诣,很快就列出了两个方向的4个研究课题。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大家这回交流挂职,远离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个人才能更快地成长。”在首次集体谈话时,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对挂职人员说道。
李芃芃对这点感受颇深,虽然她不希望突出女性身份,但当4岁的儿子在视频里问起“妈妈,你在哪儿?我头好痛”的时候,还是触碰了她内心的柔软。她知道,挂职人员都会碰到这种一时的难题,但为了完成身上的重任,这些问题都不会让航天人退却。
陈永鑫、高拓天等人更加感受到挑战加倍,他们不仅跨区域挂职,还要面临在不熟悉的团队直接进入领导岗位的挑战。
人才流动带来“鲶鱼效应”
长期以来,航天三江处于几地多区的格局,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个看起来是劣势,但换个思路,它就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跨区域挂职交流就是航天三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创新尝试。
“如果直接走跨区域任职程序,推进会有很多阻力,而作为挂职,就减少了相关人员的顾虑,对人才流出和流入单位来说,也没有增减编制的烦恼。”航天三江人力资源部部长游建荣介绍道。
从挂职期间的各类关系、薪酬待遇、考核鉴定到工作生活保障、生活补助,人力资源部都有明文要求,细化的规定让挂职干部、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做到心里有数。
“我从北京来,连酒店都没住,就直接拎包入住九部给我布置好的公寓了。”张启俊是最早来汉报到的挂职干部。所有挂职人员在报到前,挂职单位就已经安排好了周到的衣食住行条件。
和公寓一起安排好的,还有挂职人员的工作——一个量身定制的岗位,供他们施展拳脚。这也是挂职人员3个月内就能无缝衔接的重要原因之一。
仅仅3个月,由人才流动带来的附加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互为派出、挂职单位的十七所和红峰公司,双方单位领导班子通过送挂职人员上岗的契机,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同步开展任务对接,并通过前期签订的“党建共建”协议,系统推进双方在技术开发、项目落地、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战略合作。
“十七所就是红峰公司在北京的研发中心,红峰公司就是十七所在湖北的生产基地。”红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爱民形象地比喻这次合作。挂职人员刘成强和裴育鹏便成为这两家单位对接的“前哨”。
裴育鹏到红峰公司挂职副总经理以后,分享了十七所的管理经验,公司结合实际迅速对周例会进行了升级。
以前是公司领导会上统一布置一周工作;现在是围绕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由各业务部门识别短线、风险并制定措施,对重点工作进行提示和协调。
这种会议形式的变化,不仅提高了公司周例会的效率,也调动了业务部门的积极性,由被动接收领导指令,变为主动分析工作难度、短线,积极协调各项工作,有效“盘活”了周例会。
更多的人像金文义、涂亦虓这样,他们还在默默奋斗着,把原来管理岗位、设计岗位的理念带到生产一线,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跨区域交流挂职启动3个月后的座谈会上,冯杰鸿对挂职人员3个月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希望派出单位与挂职单位能从技术、产业、管理等全方位积极寻找融合点,在思想上相互认同,在文化上增进理解,推动航天三江各区域之间更好的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文: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