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底,内蒙古基地接到了研制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所用的“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杨南生是固体发动机的技术总负责人。
工作中的杨南生
当时的内蒙古基地,还是一个建设中的工地,厂房空空荡荡,用“家徒四壁”形容也不为过。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杨南生每天熬夜攻读,宿舍里的灯光在凌晨1点前从来没熄过。冬天的内蒙古戈壁滩,滴水成冰,白毛风、刀子风此起彼伏。杨南生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穿着一件旧军大衣,戴着一顶手工缝制的狗皮帽子,每天从早到晚顶着风沙奔波在各生产车间、研究所、试验站之间。由于终日的奔波,右腿因受冷犯坐骨神经痛,不能走路。他就用右脚踩着自行车的脚蹬子,用左脚在地上一下一下划拉着溜车前行,人们称他为“沙漠走单骑”。
那时的试验站就是在地面上建一个土台子,防护掩体就是与土台子3米之隔的一道水泥墙,墙上有一个镶着防震玻璃的窗口,是为安装摄像机用的,从来没有人曾站在这里观察过,因为一旦发生爆炸,试车台周围几百米都可能被炸飞。
但杨南生是个例外。每一次试验,他一定要扑在这个距离发动机只有几步之遥的窗口前,隔着一层防爆玻璃观察发动机从点火到燃烧的全部过程。他说:“只有亲眼看到从点火到燃烧的全过程,才能准确掌握试验中发动机的状态与可靠性。”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轰然飞上太空,第三级发动机的最后一推,把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海报/张彤 文/王玉祥、刘军红)